关于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增加港澳台赛区的建议
民进巴中市委反映,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,是由教育部与政府、各高校共同主办的一项技能大赛。目前,已成功举办八届,共有全球五大洲百国千校、943万个团队、3982万名大学生参赛,该项比赛已成为规模最大的全球性创新创业赛事,也是当前国内多部委协同配合最具影响力与权威性的赛事。2023年第九届大赛,提出“更中国、更国际、更全面、更创新、更协同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,聚焦“五育”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,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,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,打造共建共享、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”的总目标。而大赛未单独设立港澳台地区赛区,港澳台青年尚不能通过该平台有效融入全球性创新创业平台。
为此,建议:
(一)在坚持一国两制、港人治港、澳人治澳、高度自治原则前提下,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区。两地教育制度、教育方式虽不一样,但创新创业需求相同、路径相似,而且香港、澳门赛区的开设可以加强香港、澳门青年与内地青年之间的人文交流和国家认同感。对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赛的香港、澳门高校应该给予国内高校享受的同等的奖励,对其招生、办学、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。为践行一个中国原则、履行一个中国义务,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,经费单独由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组委会提供支持,同时允许该地区爱国企业家赞助。
(二)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“九二共识”的前提下,设立台湾地区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区。两岸教育制度、教育方式虽不一样,但创新创业需求相同、路径相似,而且台湾赛区的开设可以加强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之间的人文交流,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,自觉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。对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赛的台湾高校应该给予国内高校享受的同等的奖励和优惠,对其招生、办学、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。由于目前台湾地区的特殊性,赛事可以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或人文交流学术团体协助配合、联合举办,为体现中华一家亲,举办经费单独预算并由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组委会提供支持。
(三)对积极参与中国“互联网+”港澳台地区青年应给予在国内就业、创业、落户等方面的政策倾斜。在学业深造方面,可根据前置学习条件和本人意愿,采取多元测评甚至直接免试的方式进入国内高一级层次院校就读,特别优秀且获奖人员可根据获奖等级给予学费、生活费补贴,享受公费留学生在华待遇。(周庭发、明戈利)